
毒品已經入侵校園,吸毒年齡明顯降低
台灣吸毒有年輕化的趨勢,但是家長卻往往是最後一個知道孩子吸毒的人。戒毒中心接獲家人的求助電話中,常常可以聽見母親焦慮地說:「我真的不知道孩子已經吸毒吸這麼久了,如果我可以及早知道,就可以協助孩子及早處理毒癮的問題。」
我在助人領域深耕20年,輔導過好幾百個成癮家庭,建議家長其實可以從這三個方向來觀察孩子是否吸毒:「疏離的親子關係」、「孩子的異常行為」、「不對勁的精神狀態」。

父母應從三大方向來觀察

家庭氛圍長期處於緊繃的狀態,導致關係疏離,可以觀察出孩子第一個徵兆是:作息日夜顛倒,避開家人經常出現的公共區域,以閃躲日常的關心對話。下一階段是孩子無故翹課、喪失學習意願,不再尋求父母親的認同,轉而將重心投向中輟生的半夜遊蕩或宮廟的陣頭活動,以獲得刺激感與歸屬感。父母親將感受到孩子對家庭的依賴逐漸單薄,而焦慮得像熱鍋上的螞蟻,夜夜失眠。

異常行為絕非叛逆期而以

家中或租屋處的馬桶異常堵塞(吸毒的孩子不敢正大光明丟棄毒咖啡包的包裝袋,轉而將塑膠袋丟進馬桶),需要請專業的汙水處理人員來清除管線,所費不貲。

孩子進出家門,經過公共區域時,顯得神情慌張、走路時,衣服內有塑膠袋的摩擦細碎聲音(因為夾帶毒咖啡包在外套內,準備回房吸食)。一回房立刻鎖門,以他有隱私權為由,拒絕你的進入。如果廁所不在他的房間內,孩子進到公用的廁所,通常都要很久很久才會出來。
打開他房間的抽屜,可以看到塑膠包裝袋的小小邊角,拿起來聞一聞,並非完全的咖啡味,而是伴隨化學藥劑的苦味。
零用錢的花費異常,卻不見其買了什麼物品回家,孩子解釋不出金錢的流向。甚至用摩托車去辦車貸或身分證去借小額信貸,無所不用其極地四處借錢。

吸毒所造成的精神狀態不同於常人

有時亢奮得好幾天不用睡覺、也不吃飯,有時又嗜睡、叫不醒,暴飲暴食,很執著某件事,連全身肌肉都很緊繃,牙齦都咬得緊緊的。
孩子對於有助益的事,都提不起勁。例如:新的工作機會、健身、學習一技之長。
出現被害妄想症、疑神疑鬼、覺得有人監視他,在房間進進出出、走來走去,懷疑身邊的人或是懷疑手機裡面裝有監視器。



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