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母親無助的電話求救! (1).png
 
 
戒毒中心近期接獲一通求救電話,一位痛苦的母親來電:「我的孩子是個13歲的國一生,他抽電子菸成癮,全身顫抖地跟我求助,我不知道他抽的是什麼毒品?怎麼讓一個原本活潑開朗的兒子,變成這副德性?請幫幫我,我好無助,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辦?」
 
放在電子菸裡的毒品:『依託咪脂』,是一種短效型麻醉藥物,原本在醫療用途是手術前的引導麻醉劑,具有鎮定效果。放在電子菸裡,反而給年輕人一種放鬆與舒適的解放感,持續吸食而上癮。
 
這個求救電話,對家庭而言,是一個可悲的現實,代表新興毒品已經進入小學,讓12歲以下的兒童,誤用了電子菸而染上毒癮。這是近年來的一種普遍現象:藥物濫用已在青春期前的兒童身邊蔓延。
 
13歲麻醉煙彈成癮,我兒該怎麼辦?
 
由於兒童沒有正確的毒品知識,讓他做出了錯誤的決定,這讓販毒者更加肆無忌憚將毒手滲入校園。雖然在我國遏制毒品是一個重要的議題,但家長不能單靠政府或學校的宣導,身為父母親的自己,更應該具備新興毒品的常識,才能有效地阻止它跨越進自己的家門。
 
只要進入校園或職場,沒有一個人能夠免於毒品或酒精的影響,您必須具有足夠的辨識能力,才不會在喝酒恍神之際,誤用了毒品而愛上毒品帶來的快感。身為父母親的你,必須及早做出預防準備,為您的孩子做好「防毒」的功課。
 
(一)理解:
首先,您必須了解是什麼事物,吸引孩子走向毒品之路。這可能包括:同儕壓力、能力不足或是情緒陷入憂鬱。
回憶起你十幾歲的樣子,以及叛逆青春所遇到的不安、煩擾心事。用朋友的聊天模式,去了解孩子發生了什麼問題,他為何覺得不開心?
如果您的孩子是田徑隊的冠軍,他受人矚目、不太可能會憂鬱或擔心沒朋友。若一個運動員選擇吸毒,就表示他身邊有朋友在吸毒,或者他總是沒跑到好的名次,需要在下一次的比賽中,獲得能量來拿下最後的比賽資格或者他受傷了,急需一些毒品藥物來化解疼痛。
如果你的孩子是內向的特質,他在學校可能會擔心同學對他的看法,或者很在乎是否有人真的喜歡他,便透過吸食毒品讓自己變得外向,而獲得好人緣。
 
13歲麻醉煙彈成癮,我兒該怎麼辦?
 
 
(二)跟孩子心平氣和的討論:
在學習的環境中,他們應該避開哪些朋友,甚至做決定和吸毒的同學切斷往來的通訊方式,這樣孩子就不會遭受莫名的壓力和毒友的邀約。這類型的對話,對於父母親來說,可能很困難,但家長必須勇敢去溝通,以避免你的孩子陷入毒癮問題。
抽煙和飲酒被IG、韓劇(綜)、短影音廣告,宣傳為成熟、有趣、有吸引力和帥氣的人所享有的習慣,這是青少年渴望成為的模樣。
除非你與你的孩子完全生活在隔離3C的環境中,否則在青春期之前,你的孩子就會透過在學校的討論、看電視和短影音來了解抽煙、飲酒,甚至是吸毒的情況。青少年對這些情況感到好奇是不可避免的,所以父母親更應該開明地和孩子探討:看到這些畫面的感覺,是什麼?你在同儕間想要成為什麼樣子的人?
父母親需要事先查明,青少年現在流行什麼?哪個藝人團體正當紅?你手邊握有青少年感興趣的訊息,你才真的準備好了,可以與孩子一起討論,而不僅限於是你自己的想法。這對孩子來說,會感覺公平一點,而不是一個批判大會。
 
13歲麻醉煙彈成癮,我兒該怎麼辦?
 
 
(三)家長勿陷入自責與後悔的情緒中輪迴:
對大部分的來說,生活是非常艱難的,所以一卸下工作的負擔後,清楚的意識會回憶起今日遭遇到的打壓與不開心,於是感到不安、煩躁。有時候,好像喝酒或吸毒,可以「暫停」眼前正在經歷的艱難時刻,所以酒精和毒品對青少年來說,具有特別的吸引力。
此外,家長通常會盡其所能地提供孩子充足的物質享受,但擁有物質後的快感只能維持一下下,填補不了兒童和青少年經常感到的:焦慮、憤怒、憂鬱、壓力、無聊和不滿足。所以孩子吸毒或不吸毒,在這個世代,通常跟貧窮(欠缺物質享受)無關,家長勿自責。
在兒童或青少年吸毒的經驗中,同儕才是扮演著重要的角色。對於剛步入青少年的孩子來說,為了得到同儕的認同,願意霍出一切或是做出平常自己不會做的事(即使這些事情是自己承諾過決不會碰的東西)。當抽菸、喝酒或吸毒的行為,決定了誰能躋身學校熱門人物的行列時,「就算內心知道這件事不能做」,也不具有任何意義了!
當身為父母親的你,想要透過對話,幫孩子做出正確的決定時,在談話間透露出不安和暴怒的情緒,會將事情導向更加失控的地步。
所以你需要找一位比較正向的親友或專業的老師,將自己的情緒宣洩完,再去蒐集相關新興毒品的知識,理解孩子為何跟毒品染上邊,你獲得正確答案後,在跟孩子談。
有效的親子對話,並非家長對青少年大吼大叫,當父母親說出自己的觀點後,也必須傾聽孩子溝通的內容,不要急著否定孩子的想法,儘可能讓他感受到你在聽他說話,不要因為孩子說出實際發生的情況就變得情緒化。
我發現這是生活中,親子對話的關鍵。如果你說話大聲、暴躁,青少年也會跟著暴動,甚至拒絕再跟你對話,那家長就失去了理解孩子的重要時機。
 
13歲麻醉煙彈成癮,我兒該怎麼辦?
 
 
(四)和戒毒專家保持聯繫:
讓你的孩子知道,你參與反毒志工訓練並聆聽相關演講,且持續與戒毒專家聯繫,這一切行動和付出,都是為了幫他遠離毒品。同時也讓孩子知道,你正吸收毒品新知,不會再輕易被青少年唬弄過去!讓你們雙方隨時保持警惕!
研究新興毒品吸食後的徵兆和全新包裝,熟悉家中可能藏匿毒品的地方。當您在房間角落搜到毒品的包裝袋後,不要忽視它們,更不要將毒品藏回去或默默倒掉,鴕鳥心態只會延長孩子吸毒的時間,染上毒癮的孩子不會自己變好,毒品的誘惑力超乎你的想像,你越不去面對,反而讓孩子的癮變大、變得更加無法收拾。
若你找到一袋毒咖啡包或是電子菸油,孩子告訴你這不是他的,他只是借朋友放一下,不知道那包是毒品。你別天真的相信他,趕快跟你身邊的戒毒專家購買毒品檢測紙,篩檢孩子的尿液,讓孩子親自證明清白。越是清白的孩子,越能隨時被你驗尿。
一旦驗到尿液中含有毒品反應,身為父母的你,並非警察或法官要來定孩子的罪,而是為孩子提供對他有效的戒毒方式,給他幾個選項,或你們親自參訪戒毒中心,協助孩子一同決定哪個方式最適合戒除毒癮。真正且永遠地過著無毒無藥的健康生活。
 
13歲麻醉煙彈成癮,我兒該怎麼辦?
 
 
誠心地祝福您 ❤️❤️
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 執行長 林芯瑩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芯瑩 的頭像
    芯瑩

    輔導與親子教養的芯觀點

    芯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